秋收至,倉廩實,又是一年豐收季。在臨港大地的平疇沃野上,農機列陣,玉米、花生飄香,豐收的畫卷在各鎮徐徐展開。村民們利用晴好天氣搶收搶種,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當前,我區全面進入秋收時間。今年全區秋收作物面積10.13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6.85萬畝。截至10月9日,我區秋收進度約60%,預計糧食作物總產量達3萬噸。
為扎實做好“三秋”生產工作,實現全年糧食增收目標,區社會事業局早謀劃、早部署,精準制定多項措施,全力助推“三秋”生產順利進行。
“目前看作物的長勢還不錯,只要做好防低溫促早熟,今秋還是一個豐收年。”“可以適時推遲收獲時間,延長灌漿期,進一步提高產量。”在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區社會事業局組織農技專家們深入田間地頭“把脈問診”。
“我們還聯系各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密切關注雨情、水情,提前做好農業災害應急準備,適時做好抗災減災工作。”區社會事業局農業農村科副科長杜軍輝表示,同步安排植保工作人員加強病蟲監測,及時發布病蟲信息,大力推廣統防統治、群防群控、綠色防控,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
在汪疃鎮農技站,各式農機整齊排列。“農機手們已經收到不少玉米收割訂單,這兩天抓緊幫忙檢修保養農機,安排人員開展全天候值班,為秋收做好準備。”汪疃鎮農技站站長曲濤說。
為最大限度發揮農業機械在秋收生產中的主力軍作用,避免農機在作業中出現拋錨等故障,我區提前部署各鎮增加“三秋”生產機具投入,抓好農機檢修、機手培訓等工作,提高機械作業效率。同時,大力推廣應用玉米減損收獲、玉米籽粒收獲技術,推進秸稈粉碎還田,進一步提高收獲質量;為做好“三秋”農機幫扶工作,各鎮分別動員組建1支農機志愿服務工作隊,幫助有困難的村民,把“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確保豐產豐收、不誤農時。
“得益于區里的提前部署,如今秋收十分省心!”面對如此順暢的收割,草廟子鎮西黃山村村民宋文娟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抓好冬小麥播種,就抓住了秋種備播的“大頭”。今年我區冬小麥播種意向面積5.1萬畝,比去年增加3%。區社會事業局聯系上級部門科學制定小麥品種布局利用意見,引導群眾適當發展優質小麥,做到良種良法良具配套,適期適量播種,搞好麥播期病蟲害預防,為明年夏糧打好基礎。
同時,區社會事業局還將聯合相關部門集中開展秋季農資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化肥等坑農害農行為,保障農民群眾利益,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經營秩序,保障秋冬季農業生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