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14:30,“中路保險杯”2025年威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組委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執委彼得·德維特,亞洲鐵人三項聯合會執委、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秦建秋,威海市體育局局長李映華,山東齊魯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宏雙,運動員代表亨利·格拉夫、陸美伊,介紹“中路保險杯”2025年威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有關情況。

“中路保險杯”2025年威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將于9月26日在中國威海至海港灣舉辦。
賽事基本情況
賽事組織架構。本屆賽事由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山東省體育局、威海市重大體育賽事組委會主辦,是奧運積分賽、國際A級賽事,參賽運動員為各國專業組優秀運動員。
競賽分組和參賽運動員。世界錦標賽設男子優秀組和女子優秀組,目前已確認共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西班牙、法國、日本、澳大利亞等25個國家和地區的116人參賽。
比賽場地和競賽距離。世界錦標賽運動員總競賽距離51.5千米,主會場設在至海港灣。游泳賽段在至海港灣南側海域,單圈0.75千米,運動員需逆時針游進2圈,總距離1.5千米;自行車賽段總距離40千米,從至海港灣出發,沿海濱北路、育華路、東山路、北山路、海濱北路返回主會場,單圈5千米,需騎行8圈;跑步賽段總距離10千米,從轉換區出發,沿海濱北路至港北街路口折返,單圈2.5千米,需跑4圈。
官方酒店和接待安排。組委會確定將百納瑞汀酒店作為官方酒店,并將威海衛大廈、陽光大廈、如家酒店(威高廣場幸福門店)、塔山賓館(劉公島幸福門店)公布為推薦酒店。為最大限度降低運動員誤服興奮劑風險,組委會建立了食品溯源機制,并為運動員準備了多種自選套餐;為提升參賽便利度,組委會繼續提供免費接送站服務,接站點覆蓋威海國際機場、威海火車站、高鐵威海北站、威海汽車客運站、威海港港口,配備多語言引導人員與賽事專屬接駁車輛,實現了“一站直達”賽場或酒店。
賽事創新及亮點
首個純市場化世界錦標賽:堅持平臺公司引進來、賽事品牌走出去原則,首次引進省級平臺公司,通過純市場化運作方式保障和運營賽事。本次賽事也是國內首個完全采用市場化運作的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
品牌價值轉化率實現突破:2024年威海鐵人三項賽品牌價值就已突破5億元,今年引進的省級平臺公司,采取與京、滬等地第三方合作、加大新媒體推廣力度等方式,成功打破賽事市場開發本地化壁壘,北京、上海、深圳、青島以及日本等一大批國際國內品牌與賽事達成合作,賽事品牌價值轉化率創歷史新高。
市民游客觀賽互動更便利:為展示威海精致城市發展成果,今年將主會場移到城市商業中心——至海港灣,威海也因此成為國內首個在核心商業區舉辦鐵人三項賽事的地級市。這更加便于市民游客觀賽、與世界頂尖運動員互動,也更有利于賽事宣傳和市場推廣。
體旅融合賽事消費持續深化:將專業賽事與文旅消費結合,聯動60家景區、酒店、消費場景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政策,大量運動員咨詢旅游、特產選購等消費事宜,運動員及家屬參賽之余深度體驗,進一步深化賽事經濟多元發展的成果。
賽事冠名情況
中路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賽會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冠名了2025年威海鐵人三項世界錦標賽。京東運動、支付寶、騰勢、迪桑特、德佑、百歲山、盈輝、LP、本蘊居研所、參半、悍將、超級兔子、藍鑰、小參尊、渤海銀行、蓓盾、眷蜀、浮樂事、菲力凱、青島康頓、冰雪時光、泰山瑞豹、洛克利、九日、CRC、餃吉食、輕掌門、微步科技、威海紫光等公司和品牌都將從各方面支持和保障賽事。
籌備工作情況
為高標準地舉辦好賽事,我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牽頭、各有關部門單位共同參與的重大體育賽事組委會,組委會下設10個部室,各部室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分別負責辦公室、競賽、宣傳、接待、醫療保障、安全保衛、志愿服務、商務推廣、財務、綜合保障等工作。目前,2025年威海鐵三世錦賽賽場賽道已準備就緒,工作人員已全部就位,風力、氣溫、水溫、水質、空氣濕度等條件達標,競賽、接待、安保、醫療衛生、后勤保障等各項工作高效運轉。美麗的威海已經做好準備,歡迎四海賓朋的到來。
您如何看待威海在鐵人三項運動領域的發展定位?本屆賽事的主會場做出重大調整,您對賽場賽道的變化有何評價?
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執委彼得·德維特:從全球鐵人三項運動發展版圖來看,威海是極具價值的重要節點。它擁有世界級的自然稟賦——適宜的氣候、優質的水域與多樣的地形,被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評價為“世界上風景最美和最具挑戰性的賽道”,這些條件不僅符合國際高級別賽事的嚴苛標準,更能為運動員創造發揮競技水平的理想環境,也讓威海成為全球鐵三愛好者認可的優質賽事舉辦地。同時,威海長期堅持對鐵三運動的投入與運營,形成了成熟的賽事保障體系和濃厚的運動氛圍,這種“自然優勢+專業運營”的雙重特質,讓威海在推動區域乃至全球鐵三運動普及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一布局優化既是對賽事品質的升級,更是對城市資源的深度激活。通過國際賽事與城市中心地標的深度綁定,既能借助至海港灣的國際知名度放大賽事聲量,吸引全球鐵三愛好者聚集于此;更能激活賽事市場開發的深層潛力,為商業合作、品牌傳播開辟全新空間,實現“1+1>2”的價值疊加。此外,至海港灣優良的海域與精心設計的賽道,全面符合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對高級別賽事“賽道專業性、環境安全性、體驗舒適度”的嚴苛標準。期待本次賽事,能夠有效助力運動員發揮,為鐵人三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注入新動能,也期盼威海在未來創造更多精彩。
從國家體育事業發展與鐵人三項運動推廣的角度看,威海相比國內其他城市,在舉辦鐵三賽事方面有哪些獨特優勢?威海鐵人三項賽作為國內標桿賽事,長期以來在拉動賽事經濟、激活體育消費方面成效顯著,中鐵協下一步是否會采取相關措施,來支持威海做大做強賽事經濟?
亞洲鐵人三項聯合會執委、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秘書長秦建秋:威海之所以能成為中國鐵三運動的標桿城市,核心在于其舉辦賽事的不可替代優勢,相較于國內部分城市,這些優勢集中體現為三個“高度契合”。
一是生態稟賦與國家“體育+文旅”融合戰略高度契合。威海坐擁多項頂級生態榮譽,山海相連的自然環境不僅能為賽事提供“流動的風景賽道”,更能實現“賽事引流、文旅增收”的良性循環。二是賽道專業性與國家打造“精品賽事”要求深度契合。威海鐵三賽道得到世界鐵人三項聯合會的高度認可,游泳水質、自行車賽道難度等硬件條件與安全保障體系,達到國際頂尖水準,能滿足世錦賽、分齡組公開賽等全層級賽事需求,為賽事品質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城市支持力度與國家“全民健身”戰略緊密契合。威海連續多年將鐵三賽事納入城市發展規劃,從交通保障到群眾動員形成完整閉環,這種“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模式,為全國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范例。
這些獨特優勢為威海鐵三賽事的持續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中鐵協將從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助力威海釋放賽事經濟活力。在影響力提升與強化賽事等級方面,依托協會官網、合作體育媒體,打造“威海鐵三”專題宣傳內容,吸引更多國內外專業選手及家庭游客參與,適時推動賽事規格向更高層級邁進。在深化賽事專業體系建設方面,聯合威海開展專業人才培育計劃,定期組織裁判員、教練員、賽事運營人員培訓,提升本地賽事服務團隊專業能力。在推動“鐵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協助威海整合賽事與文旅、康養資源,設計賽事旅游特色線路,開發鐵三文創產品,進一步放大賽事經濟帶動效應。
未來,中鐵協也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威海辦好鐵三賽事,提供專業指導與資源保障,助力威海鐵人三項世錦賽成為全球鐵三賽事的典范,推動我國鐵人三項運動邁向新高度。
作為國內舉辦鐵人三項賽事屆數最多的城市,多年來,威海始終堅持深耕鐵三運動領域。特別是今年我市獲評“全國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長期以來,我市是如何強化鐵三賽事的品牌優勢,讓賽事在拉動體育消費、推動產業融合上發揮更大作用?
威海市體育局局長李映華:威海鐵人三項賽的核心發展定位,是打造“國際一流、國內標桿”的品牌賽事。15屆來,威海鐵人三項賽不僅成為展現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成為激活城市發展動能的有效抓手,它既讓威海“世界上風景最美和最具挑戰性的賽道”的美譽傳遍全球,也通過持續辦賽積累了豐富的賽事運營經驗,為威海深耕體育產業、推動賽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威海成功獲評“全國促進體育消費和賽事經濟試點城市”,充分體現了國家層面對威海賽事經濟發展的認可。將以試點城市建設為契機,更加聚焦賽事IP的深度運營,更加注重構建“賽事+”產業生態,更加突出市民與游客參與體驗,讓鐵三賽事成為拉動體育消費、推動產業融合的更強引擎。
加大推廣宣傳。今年,創新引進省級平臺公司,采取與京、滬等地第三方合作、加大新媒體推廣力度等方式,聯合主流新聞媒體開設報道專題,同步邀請垂直媒體全程直播,全方位擴大賽事曝光度。
擴大鐵三人口。經過多年發展,超過90%市民都對鐵人三項運動有了一定了解,每年的鐵人三項比賽日已成為城市的節日。通過完善市縣兩級鐵三協會、鐵三俱樂部及“鐵三之家”等組織,持續開展鐵人三項夏令營等普及活動,引導逐步形成了“專業引領、大眾參與”的全民健身消費氛圍。
推動產品創新。充分發揮威海碳纖維產品優勢,引導有關企業參與自行車等賽事有關用品性能升級。同時,在產品融合上改革創新,重點開發“鐵三+研學”“鐵三+康養”等特色消費產品,打造主題旅游線路,推出賽事紀念徽章、主題服飾等周邊文創,推動賽事經濟從“單次賽事收益”向“全鏈條價值開發”轉變。
強化產業融合。深化“跟著賽事去旅行”理念,聯合60家景區、酒店等單位推出消費套餐,爭取更多人在賽事之余,留在威海深度消費。截至目前,已有超700人次通過組委會及合作景區、酒店等各種渠道咨詢,組委會已安排專人實時跟進,推動意向轉化。
作為國內首個完全采用市場化運作模式的世界錦標賽,且已簽訂為期4年的承辦合同,這一舉措在國內體育賽事運營領域具有開創性意義。齊魯體育有限公司是否有信心通過市場化運營,實現賽事品牌價值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山東齊魯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宏雙:我們對通過市場化運營實現賽事品牌價值與經濟效益雙贏,有著充分信心,且已制定清晰路徑,計劃通過3年運作達成盈利目標。這一信心主要源于三方面考量:
鐵三產業的增長潛力。當前國內外鐵三參與群體快速擴容,賽事具備“自我造血”基礎。4年長期合作能讓我們系統化開發威海鐵三IP,比如設計專屬衍生品、構建分層贊助體系、運營賽事版權,逐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為3年盈利鋪路。
威海的資源優勢。作為“鐵三之城”,這里有國際認證賽道、十余年運營經驗和深厚群眾基礎,單屆賽事就能帶動酒店、餐飲等消費超億元,還能聯動本地企業開發裝備,為盈利提供有力支撐。
企業的戰略布局。此前,國內賽事多依賴補貼,本次純市場化運作既是機遇也是突破,我們將在4年合同期內建立運營標準,提升自身競爭力。而3年盈利目標的設定,也能倒逼我們高效整合資源,實現賽事商業價值的持續釋放。
經過今日官方訓練,您對本次賽事的新賽場賽道有何評價?對于本次賽事取得理想成績,您是否有信心?
亨利·格拉夫:我非常榮幸能以運動員代表的身份,和大家分享我對本次威海鐵人三項賽事的感受。對全球鐵人三項運動員來說,威海就像一個“必打卡”的賽場——我身邊幾乎所有從事鐵三運動的朋友,都希望有機會可以親身體驗這份獨特的魅力。今年主會場改到至海港灣,對我們運動員來說更是“意外之喜”。其實在賽前,我就特意關注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女士曾向全球推薦這里,當時就覺得“能被這樣推介的地方,一定不一般”。今天經過官方訓練實地體驗后,這種期待更是完全轉化為驚喜:這里的濱海風光與賽道設計都堪稱完美。無論是賽道的平整度、轉彎銜接的合理性,還是沿途視野與環境配套,都能讓我們更專注于比賽節奏,也更能感受到運動與自然融合的快樂。至于本次賽事取得理想成績,我當然有信心。我已經根據今天的訓練體驗調整了比賽策略,也做好了充分準備,希望能在正式比賽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好狀態,取得優異的成績。
今天完成賽道熟悉后,您對新的賽場賽道有什么感受?
陸美伊:作為一名常年參與國際鐵三賽事的運動員,今天經過官方訓練后,我對本次威海賽事的新賽場賽道,只有“超出預期”這四個字可以形容。
首先說說對新賽道的整體評價,至海港灣的賽道設計完全兼顧了競技專業性與自然體驗感。賽道路面的平整度非常高,無論是自行車騎行段的加速沖刺,還是跑步段的節奏保持,都能減少路面顛簸對運動狀態的干擾;轉彎銜接處的弧度設計很科學,既符合賽事安全規范,又不會讓我們在過彎時過多損失速度;更難得的是,沿途能直接看到碧藍的海景與岸邊的綠植景觀,這種“在風景里比賽”的體驗,讓我們更享受比賽過程。我相信,今年的鐵人世界杯賽,一定會因為至海港灣的新賽場,成為一場讓全球記住的精彩賽事;而威海這座城市,也會成為更多運動員心中的“鐵三圣地”。